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北京市中医郁证临床学科创新示范基地

名老中医、首都名中医、首都国医名讲师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 国医大师工作室

咨询热线

010-67289999

首页 > 科普知识

中医方面是如何有效治疗调理失眠的

发布时间: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失眠已成为困扰无数人的健康难题。中医对失眠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将其称为 不寐,认为失眠并非孤立的症状,而是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相较于单纯依赖镇静药物,中医更注重通过辨证施治、整体调理,帮助身体恢复自然的睡眠节律,实现标本兼治的效果。这边就请到刘根尚医生为我们分享一下中医是如何有效治疗调理失眠的。

 

刘根尚医生如何?调理失眠效果怎么样?

 

刘根尚,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国医名师馆首届国医名师,北京市中医郁证临床学科创新示范基地主任,2021年度人民好医生;师从刘渡舟教授、赵绍琴教授和步玉如教授等当代中医大家;中国医药暨传统手法专家亚运会义诊团秘书长、曾任全国名老中医疑难病诊疗研究所秘书长兼临床组组长。

 

刘根尚善于运用中医治疗长期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过敏性疾病、脾胃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种疑难病症,以及动脉硬化、多发性斑块、脑出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刘根尚医生表示造成失眠出现的原因是多样的,中医方面讲究辨证论治,因此中医调理失眠的方法也是有所不同,下面针对不同的失眠情况,对中医调理失眠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理论认为,失眠的核心病机在于 阴阳失交。正常情况下,白天阳气浮于体表,人保持清醒状态;夜晚阳气内敛,阴气主事,人得以安睡。当这种阴阳消长的规律被打破,就会出现入睡困难、睡后易醒、多梦纷纭等失眠症状。从脏腑角度看,失眠与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密切相关,如心火亢盛、肝气郁结、脾胃不和、肾阴亏虚等均可导致睡眠失常。

 

在治疗失眠时,中医强调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制定个性化方案。对于心火亢盛型失眠,常见症状为心烦不寐、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治疗以清心泻火、宁心安神为主,常用朱砂安神丸加减,选用黄连、黄芩等清热药材,搭配朱砂、远志等安神之品。肝气郁结型失眠则表现为情绪烦躁、胸胁胀闷、入睡困难,逍遥散是常用方剂,通过柴胡、白芍疏肝解郁,配合酸枣仁、合欢皮调节情绪、改善睡眠。

脾胃不和型失眠多与饮食不节相关,患者常伴有腹胀嗳气、舌苔厚腻等症状,遵循 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论,治疗以健脾和胃、化痰安神为主,半夏秫米汤是经典方剂,现代临床常在此基础上加入茯苓、陈皮等药材,帮助消化、调和脾胃。而肾阴亏虚型失眠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心悸多梦、潮热盗汗、腰膝酸软,需滋补肾阴、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是常用组合,通过熟地、山茱萸补肾填精,黄连、肉桂沟通心肾阴阳。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非药物疗法在失眠调理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针灸治疗失眠具有独特优势,常用穴位包括百会、神门、三阴交、安眠等,通过针刺或艾灸调节经络气血,改善睡眠质量。耳穴压豆疗法也广泛应用于失眠调理,选取心、肝、肾、神门等耳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通过刺激耳穴达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中医还强调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来改善失眠。在饮食方面,应避免睡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可适当食用具有安神作用的食材,如百合、莲子、酸枣仁、龙眼肉等,制作百合莲子粥、酸枣仁茶等食疗方。起居有常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应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减少光线刺激。

 

情志调畅对改善失眠至关重要。中医认为 怒伤肝”“喜伤心,不良情绪会影响脏腑功能,导致失眠。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太极拳、八段锦等方式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睡前泡脚也是改善睡眠的有效方法,用艾叶、生姜、红花等药材煮水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温通经络,帮助放松身心,改善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调理失眠注重循序渐进,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并坚持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于长期严重失眠患者,应及时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进行辨证论治,切勿自行用药。同时,应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失眠,实现中西医结合,全面调理。

 

总之,中医治疗调理失眠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从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气血入手,结合药物、针灸、食疗、情志调节等多种方法,帮助身体恢复自然的睡眠节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失眠调理方式。通过中医调理,不仅能够改善睡眠质量,还能全面提升身体的健康状态,让人们告别失眠困扰,重获安稳睡眠。


本文授权转载自博禾医生(网址:https://www.bohe.cn),版权归「博禾医生」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猜你关注

立即咨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