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北京市中医郁证临床学科创新示范基地

名老中医、首都名中医、首都国医名讲师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 国医大师工作室

咨询热线

010-67289999

首页 > 科普知识

抑郁症的初期常见症状一般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抑郁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心理疾病。然而,许多人对抑郁症的初期症状缺乏了解,往往将其误认为是 情绪低落压力过大,从而延误了最佳干预时机。了解抑郁症的常见初期症状,不仅能帮助自己及时察觉异常,也能为身边的人提供更及时的关怀与支持。这边就请到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李方洁医生为大家科普一下抑郁症初期的常见症状都有哪些。

 

李方洁医生怎么样?治疗抑郁症这种疾病效果好不好?

 

李方洁,首都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中医临床博士、心内科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首批临床特聘专家,路志正国医大师亲传弟子;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心病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文化健康学会女性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易水学派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专家、中国心电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心电散点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方洁医生善于中西医结合诊疗双心疾病,如心悸失眠、顽固失眠、焦虑抑郁,及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

 

李方洁医生表示在抑郁症的初期,一定要及时的采取手段进行治疗,这样往往可以及时的遏制抑郁症的发展,不能简单的将抑郁症等同于心态低落,如果出现下面这些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的采取手段进行检查。


情绪层面:持续的低落与麻木

情绪异常是抑郁症最显著的初期信号之一。与普通的 心情不好不同,抑郁症引发的情绪低落往往具有持续性和无诱因性。患者可能会在清晨醒来时就感到莫名的沮丧,这种情绪不会随外界积极事件而明显改善,甚至会持续数周以上。

除了低落,情绪麻木也是常见表现。患者可能对曾经热爱的事物突然失去兴趣,比如不再热衷于追剧、运动或与朋友聚会,即便参与其中也难以感受到愉悦感,仿佛内心的 快乐接收器出现了故障。部分人还会出现情绪波动异常,可能因小事莫名哭泣,或对他人的言行过度敏感,容易陷入焦虑与烦躁的循环。


认知层面:思维迟缓与自我否定

在认知功能上,抑郁症初期会表现出明显的思维变化。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无论是工作中的任务处理,还是日常的阅读、交流,都容易走神,记忆力也会随之下降,经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或计划好的安排。

更值得警惕的是自我认知的偏差。患者会频繁陷入自我否定的思维模式,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做事总是出错,甚至将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全部归咎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这种负面评价会逐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 我不行”“我没用的固化认知,进一步加重情绪负担。


行为层面:行动力下降与习惯改变

行为的改变往往是情绪与认知异常的外在体现。抑郁症初期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行动力减退,原本能轻松完成的事情,现在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才能启动,甚至会拖延到最后一刻仍无法完成。他们可能会长时间卧床或久坐,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更喜欢独自待在封闭的空间里。生活习惯也会发生显著变化。一部分人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对食物失去兴趣,甚至一天只吃很少的东西;而另一部分人则会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情绪压力,导致体重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波动。睡眠问题也极为常见,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整夜失眠,或者相反,每天昏睡不醒却仍感到极度疲惫。

 

躯体层面:莫名不适与能量枯竭

抑郁症并非单纯的心理问题,它还会直接影响躯体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莫名的身体不适,比如持续的头痛、头晕、胸闷、心慌,或者四肢酸痛、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在进行身体检查时往往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病变,但却会反复出现,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能量枯竭感也是典型的躯体表现。即使没有进行大量的体力或脑力活动,患者也会感到极度疲劳,仿佛身体被掏空。这种疲劳感不会通过休息得到缓解,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让患者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甚至连日常的洗漱、穿衣等小事都觉得力不从心。


社交层面:疏离逃避与情感隔离

在社交关系中,抑郁症初期患者会逐渐表现出疏离与逃避的行为。他们会下意识地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拒绝参加朋友聚会、家庭聚餐等社交活动,对他人的关心和问候也表现得冷漠敷衍。部分人会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交流,害怕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到他人,也担心被他人察觉自己的异常。

情感隔离也是常见的社交表现。患者会刻意压抑自己的情绪,不向他人表达内心的感受,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难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会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仿佛被无形的墙隔开,这种孤独感会进一步加重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抑郁症的初期症状往往是多维度的,涉及情绪、认知、行为、躯体和社交等多个方面。这些症状可能不会同时出现,但只要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出现上述表现,就需要提高警惕。值得注意的是,出现这些症状并不意味着一定患有抑郁症,但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干预,却是避免症状加重、守护心理健康的重要举措。记住,正视心理问题并不可怕,早发现、早干预才能让心灵重新找回阳光。


本文授权转载自博禾医生(网址:https://www.bohe.cn),版权归「博禾医生」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猜你关注

立即咨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