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失眠已成为不少人的 “深夜难题”。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数羊数到天亮仍毫无睡意,白天则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长期如此不仅影响工作与生活,还会损害身体健康。其实,改善失眠并非无计可施,掌握科学的方法,就能逐步找回安稳的睡眠。这边就请到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孙军医生为大家分享一下日常生活中治疗调理失眠的有效方法都有哪些。
孙军医生如何?治疗失眠效果怎么样?
孙军,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第二批全国优秀临床人才,师从于中国工程院王永炎院士、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现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分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理事、中医药信息学会药学分会理事。
孙军医生善于抑郁症、失眠、焦虑等情志病;急慢性热病、胃病(如慢性浅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肾炎、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风湿病、风疹、荨麻疹、痤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肝癌、肺癌等肿瘤疾病;以及糖尿病及其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
孙军医生表示失眠这种疾病,尤其是轻度失眠,很多时候都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方法进行调理治疗的,出现了失眠的情况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进行有效调理,患者往往可以有效的恢复健康。如果失眠过于严重的话,则需要医疗手段介入了。
调整生活习惯是改善失眠的基础。首先要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不打乱生物钟,让身体形成稳定的睡眠节律。其次,打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选择柔软透气的床垫和枕头,减少外界干扰。另外,睡前要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比如睡前 1-2 小时不喝浓茶、咖啡、酒精,也不要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因为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入睡。
做好心理调节对缓解失眠至关重要。很多人失眠是因为压力过大、焦虑、胡思乱想。睡前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放松身心,比如听舒缓的音乐、泡个热水澡、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或者尝试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帮助平复情绪,减少心理负担。同时,要学会调整心态,不要因偶尔失眠而过度焦虑,否则只会加重失眠症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睡眠,反而更容易入睡。
若失眠问题较为严重,通过生活调整和心理调节效果不佳,可寻求医疗干预。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必要时会采用药物治疗或专业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购买和服用安眠药,避免产生药物依赖或其他副作用;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睡眠认知和行为习惯,从根本上改善失眠,且效果持久、安全性高。
失眠并不可怕,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坚持下去。从调整生活细节做起,搭配积极的心理调节,必要时借助专业医疗帮助,相信每一个受失眠困扰的人,都能早日摆脱失眠的困扰,拥有高质量的睡眠,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每一天。